视频Blogs
FBG 传感器技术在铁路智能监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FBG 传感器技术在铁路智能监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分类: 博客Blogs 发布日期: 2025-09-02

FBG 传感器技术在铁路智能监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全球铁路行业正迎来规模空前的发展热潮。在贸易增长与公路运输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双重驱动下,各国纷纷加大铁路投资力度:美国 2008 年铁路投资近 100 亿美元,2009 年为高速铁路划拨 80 亿美元专项资金;印度计划在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投入 500 亿美元推进铁路现代化;中国作为铁路发展的核心力量,2009 年在最高时速 350km 的高速铁路系统投入 500 亿美元,至 2020 年累计新增高铁里程超 2.5 万公里,总投资最高达 3000 亿美元。随着铁路规模的快速扩张,安全性、可靠性与运营效率已成为行业核心发展目标,而构建智能状态监测系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

铁路智能监测的技术需求与现有传感技术局限

铁路系统的智能监测需覆盖全链条场景,包括列车结构与运行状态、接触网稳定性、轨道结构健康,以及过往列车的位置、速度与重量等参数,这要求监测系统具备大规模、多功能、高适应性的传感网络支撑。当前主流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主要基于光时域反射(OTDR)原理,衍生出拉曼(Raman)与布里渊(Brillouin)两种核心技术方案,但二者在铁路场景中存在明显局限。

拉曼分布式传感依托热激活声波的自发散射效应,通过对比斯托克斯波与反斯托克斯波的光强获取温度信息,商用设备已实现 1K 温度精度、1m 空间分辨率(10km 光纤范围),但测量时间需 1-10 分钟,难以满足实时监测需求。布里渊 OTDR 则基于散射波的频移特性,可同步测量温度(1K 精度)与应变(20µε 精度),30km 范围内空间分辨率达 1m,但同样存在测量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仅米级的问题,无法适配铁路对快速响应高精度点位监测的要求。
wechat_2025-09-02_105321_273.webp

此外,传统电学传感器虽应用广泛,但易受电磁干扰(EMI)/ 射频干扰(RFI)影响,且需供电与复杂布线,在铁路沿线恶劣环境中可靠性低、维护成本高。这些技术短板,为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的应用提供了空间。

FBG 传感器技术:原理、特性与铁路适配性

技术原理与成本构成

FBG 传感器基于标准通信光纤制作,通过紫外激光干涉法或相位掩模法(后者更常用)在光纤 9μm 纤芯内形成周期性折射率变化,可反射特定窄带光谱(典型带宽 < 0.2nm)。其核心工作原理为波长编码:在 1550nm 波长附近,温度每变化 1K 对应 10pm 波长偏移,应变每变化 1µε 对应 1pm 波长偏移,通过检测反射波长即可实现参数测量。

从成本来看,标准通信光纤仅 10 美元 / 公里,FBG 材料成本极低,系统成本主要集中于传感器封装与信号采集仪。若需区分温度与应变干扰,可采用 “双 FBG 方案”—— 将一个 FBG 紧贴被测结构(测应变 + 温度),另一个不连接结构仅测温度,通过数据差值抵消温度影响,方案简单且实用。
wechat_2025-09-02_105429_402.webp

适配铁路场景的核心优势

相较于传统传感技术,FBG 传感器的多项特性精准匹配铁路监测需求,成为构建智能监测系统的理想选择:

1. 全被动式运行,抗干扰能力强

FBG 无需供电即可工作,被测对象与沿线无需部署有源电子设备,从根本上规避了 EMI/RFI 干扰风险,同时降低设备采购与维护成本,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2. 多路复用与点位精准监测

单根光纤可制作多个不同反射波长的 FBG,仅光栅区域对温度 / 应变敏感,无需像拉曼、布里渊技术那样利用整根光纤,能快速精准监测铁路关键点位(如转向架、轴箱、接触网接口),且布线简化,大幅提升系统性价比。

3. 多功能集成,覆盖全场景需求

FBG 体积小巧(最短 0.1mm),除基础的温度、应变测量外,通过定制传感器件可实现加速度、电场、磁场、倾角等多参数监测,一台采集仪即可替代铁路传统的多套电学传感系统,简化监测架构。

4. 超远距离传输,适配长线路监测

依托标准通信光纤的低损耗特性,1550nm 波长光信号可实现超远距离传输:默认状态下 FBG 与采集仪距离达 25km,经分布式拉曼放大可扩展至 50km,通过 “开关可调谐激光” 抑制瑞利散射噪声后,最远可达 230km,单台采集仪即可覆盖超长铁路线路,无需沿线增设中继设备。

5. 冗余设计便捷,保障运行安全

FBG 的反射特性支持从光纤两端测量波长,且单台采集仪可处理多参数、多点位数据,冗余部署成本低、易实现,完美契合铁路对安全冗余的严苛要求。

6. 传感器唯一可识别,降低误判风险

通过波分复用(WDM)技术,每一个 FBG 的反射波长均唯一,不会出现参数混淆问题;且无需重新校准或初始化,进一步减少系统停机时间与运维成本。

7. 宽波长工作范围,兼容性强

FBG 基于标准单模通信光纤制作,截止波长约 1250nm,在 1250-1650nm(通信主流窗口)范围内均能单模工作,与现有铁路通信网络兼容性高,便于系统集成。

FBG 传感器的铁路应用实践与未来挑战

目前,FBG 传感器已在铁路领域开展多项成功应用:多家研究机构通过现场试验,将其用于轴数计数、轨道与列车振动测量、转向架状态监测、车体结构健康评估,以及接触网与受电弓交互监测等场景,证实其在测量精度、稳定性上优于传统传感器,部分系统已投入实际运营,实时提供静态 / 动态应力、轴箱温度、轴承磨损振动等关键数据,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支撑。

尽管优势显著,FBG 传感器在铁路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障碍:专用定制规范缺失、封装与可靠性标准不完善,以及现场应用经验积累不足,这些问题需行业各方协同解决,推动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

更多博客视频内容

基于连续波强度动态自扫光纤激光器的光频域反射系统中的信号处理

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连续波掺铒自扫光纤激光器的光频域反射仪 (OFDR) 系统的开发。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 OFDR 系统中输入数据处理程序对所得反射图和噪声水平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应用了几种类型的信号平均(时域和频域)和傅里叶分析。我们证明,频域平均可用于评估与瑞利光散射 (RLS) 相关的局部散射振幅的绝对值,瑞利光散射与散射信号对光纤中微观不均匀性的干扰有关

发布日期:2025-10-17

分布式光纤传感(DAS)在周界安防领域的 “隐形卫士”

在安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周界安防作为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传统的红外对射、振动电缆,到现代的微波雷达、视频监控,技术迭代始终围绕着 “更精准、更可靠、更智能” 的目标。而分布式光纤传感(DAS)技术的出现,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周界安防领域的 “隐形卫士”,为各类敏感区域构建起全天候、无死角的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5-10-16

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在现代工业加工、医疗设备、通信技术等领域,光纤激光器凭借其高功率、高稳定性、小型化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激光器成为主流技术。要理解这一 “光的精密工具” 为何能实现高效能量转化与精准光束控制,需从其核心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物理过程展开分析。

发布日期:2025-10-15

什么是啁啾调制算法(Chirp Modulation Algorithm)

在分布式光纤传感(DAS,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系统、雷达测距以及光通信等领域中,啁啾调制(Chirp Modulation) 是一种极为关键的信号调制技术。它通过在时间上连续改变信号频率,实现对信号的编码与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分辨率、抗噪性能和信号处理效率。

发布日期:2025-10-13

了解 LoRa PHY(长距离物理层)

LoRa PHY(长距离物理层)是一种非常激动人心的通信技术,它基于线性调频扩频 (CSS) 调制和频移键控 (FSK) 调制。它是 Semtech 拥有专利的专有物理层方法。另一方面,LoRaWAN 是一种基于 LoRa PHY 构建的低功耗广域网 (LPWAN) 协议。LoRa 的一些优势包括:

发布日期:2025-10-11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混凝土桥梁健康监测

在现代基础设施维护领域,桥梁结构的安全监测已成为保障交通生命线畅通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长期服役的混凝土桥梁,如何实时掌握其结构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损伤,是工程界面临的重要挑战。

发布日期: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