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Blogs
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光声相互作用的核心外传感突破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光声相互作用的核心外传感突破

分类: 博客Blogs 发布日期: 2025-08-25

光波与超声波信号的耦合作用,现已实现对光纤外部非芯层作用材料的精准光纤传感,突破了传统光纤传感技术的核心层作用局限。

传统光纤传感技术多依赖外部应力、应变或温度变化与光纤纤芯内传输光场的相互作用实现传感功能。例如,嵌入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物理参数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微扰,进而导致其反射率特性改变;标准单模光纤中光场的瑞利背向散射效应同样会因外部激励产生变化,上述物理现象均为感知外部环境参数提供了关键信息支撑。


基于光声相互作用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新机制

通过对光声相互作用物理机制的深入解析,一种新型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正逐步迈向实用化。该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从光纤内部激发的声超声信号,可与光纤物理边界以外的介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光纤外部非芯层作用材料及环境条件的传感检测 —— 本质上是利用光纤 “监听” 传统技术无法 “观测” 的核心外目标信息。
content_dam_lfw_print_articles_2019_02_1902lfw_wn_f4.webp

该传感机制的关键技术要点在于对超声波衰减速率的精准监测。与光学领域的菲涅尔定律类似,声波向光纤外部介质的传输效率取决于石英光纤与周围介质间的机械阻抗匹配程度:阻抗匹配度越高,声波的跨介质传输效率越高,相应地光纤内声波的衰减速率也越快,通过监测这一衰减特性即可反演外部介质的物理参数。


F-SBS 分布式传感技术的原理与突破

1. F-SBS 的核心特性与技术挑战

构成光纤外部传感技术基础的光 - 超声相互作用物理现象,被定义为前向受激布里渊散射(Forward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F-SBS)。然而,F-SBS 固有的前向散射特性,导致其在空间分布式传感应用中面临显著的定位难题 —— 当前已有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协议均依赖易于实现空间定位的背向散射机制,这一矛盾极大地限制了 F-SBS 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2. 关键技术突破与性能指标

以色列拉马特甘巴伊兰大学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两组平行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技术路径成功解决了 F-SBS 的空间定位难题。目前,基于该突破的传感系统已实现对光纤包层边界外数公里范围内液体介质的分布式测绘,且空间分辨率可达数十米量级,为 F-SBS 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核心基础。


3. F-SBS 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进一步研究表明,光纤内光信号与超声信号的耦合作用会诱发非线性波混频动力学行为,其物理过程远比克尔效应驱动的标准四波混频更为复杂。具体而言,克尔效应与 F-SBS 非线性效应均会诱发并放大斯托克斯边带与反斯托克斯边带,且两类边带间存在复杂的能量耦合作用。值得注意的是,F-SBS 相关的非线性系数约为 1 (W・km)⁻¹,与克尔效应的非线性系数处于同一量级,表明其具备强大的非线性调控潜力。

与克尔效应不同,F-SBS 对光场分量间的精确频率间隔具有极强的依赖性 —— 光声相互作用表现出尖锐的共振特性,共振频率可达数百兆赫兹(MHz),而共振线宽仅为几兆赫兹,这一窄线宽特性为传感系统的高灵敏度设计提供了物理基础。


F-SBS 非线性混合动力学的建模与实验验证

巴伊兰大学研究团队针对 F-SBS 诱发的全链路非线性混合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完整的分析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当仅考虑克尔效应时,系统不会出现能量转移的对称性破缺现象;而在 F-SBS 作用下,“能量会从高频光波向低频光波发生连续转移”(博士生约瑟夫・伦敦表述),导致斯托克斯波边带的放大效应显著优于反斯托克斯波边带,这一现象与传统非线性光学效应中的能量分布规律存在明显差异。

该研究采用的测量方案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在标准光学时域反射仪(OTDR)的基础上,扩展了对六个光谱阶次非线性波混频信号的采集功能,并通过对瑞利背向散射信号的精细化分析,实现了各频率分量贡献的有效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模型与实际测量数据的吻合度极高,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


F-SBS 传感技术的优化方向与应用前景

1. 技术优化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 F-SBS 传感协议仍存在假设简化 ——“现有协议均假设光纤中仅存在两束光波”(约瑟夫・伦敦表述)。而实际物理过程中,非线性波混频会打破这一假设,仅对两束光波进行观测会显著限制 F-SBS 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空间分辨率与测量精度。因此,未来技术优化的核心方向是:通过对多个斯托克斯边带与反斯托克斯边带的定量建模与精准测量,实现传感性能的一个数量级提升。


2. 潜在应用领域与产业化价值

F-SBS 光纤外部传感技术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突破性应用潜力,包括但不限于:

  • 水利工程:水库渗漏点精准检测
  • 能源与化工:油气管道、工业管道完整性实时监测
  • 水处理:海水淡化厂工艺参数监测
  • 环境科学:海洋与湖泊生态环境参数分布式监测

该技术有望实现数百个分辨率点的大规模分布式测量,为其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向工业化实际应用转化提供了关键支撑,未来有望成为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更多博客视频内容

基于连续波强度动态自扫光纤激光器的光频域反射系统中的信号处理

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连续波掺铒自扫光纤激光器的光频域反射仪 (OFDR) 系统的开发。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 OFDR 系统中输入数据处理程序对所得反射图和噪声水平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应用了几种类型的信号平均(时域和频域)和傅里叶分析。我们证明,频域平均可用于评估与瑞利光散射 (RLS) 相关的局部散射振幅的绝对值,瑞利光散射与散射信号对光纤中微观不均匀性的干扰有关

发布日期:2025-10-17

分布式光纤传感(DAS)在周界安防领域的 “隐形卫士”

在安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周界安防作为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传统的红外对射、振动电缆,到现代的微波雷达、视频监控,技术迭代始终围绕着 “更精准、更可靠、更智能” 的目标。而分布式光纤传感(DAS)技术的出现,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周界安防领域的 “隐形卫士”,为各类敏感区域构建起全天候、无死角的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5-10-16

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在现代工业加工、医疗设备、通信技术等领域,光纤激光器凭借其高功率、高稳定性、小型化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激光器成为主流技术。要理解这一 “光的精密工具” 为何能实现高效能量转化与精准光束控制,需从其核心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物理过程展开分析。

发布日期:2025-10-15

什么是啁啾调制算法(Chirp Modulation Algorithm)

在分布式光纤传感(DAS,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系统、雷达测距以及光通信等领域中,啁啾调制(Chirp Modulation) 是一种极为关键的信号调制技术。它通过在时间上连续改变信号频率,实现对信号的编码与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分辨率、抗噪性能和信号处理效率。

发布日期:2025-10-13

了解 LoRa PHY(长距离物理层)

LoRa PHY(长距离物理层)是一种非常激动人心的通信技术,它基于线性调频扩频 (CSS) 调制和频移键控 (FSK) 调制。它是 Semtech 拥有专利的专有物理层方法。另一方面,LoRaWAN 是一种基于 LoRa PHY 构建的低功耗广域网 (LPWAN) 协议。LoRa 的一些优势包括:

发布日期:2025-10-11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混凝土桥梁健康监测

在现代基础设施维护领域,桥梁结构的安全监测已成为保障交通生命线畅通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长期服役的混凝土桥梁,如何实时掌握其结构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损伤,是工程界面临的重要挑战。

发布日期:2025-10-10